在进行光伏组件测试时,应如何选择光源呢?市面上的全光谱产品质量是否都一样呢?商家纷纷宣称自己的产品为全光谱,那么全光谱有哪些选择标准,又该如何甄别判断呢?以下我们将进行详细分析。
首先,我们来了解一下光伏组件测试中的一个关键要点,即MPP。MPP,也就是最大功率点,它是衡量一块光伏组件性能的唯一终极指标。我们所关注的峰值功率(Pmax)、转换效率(η),均源于对MPP的精准捕捉。在特定条件下,输出功率最大的那个工作点(对应电压Vmp和电流Imp)即为MPP。
不过,MPP并非固定不变的,它高度依赖于入射光的光谱、强度和空间分布。测试条件稍有偏差,测出的Vmp和Imp就会出现偏差,最终得到的Pmax自然也就不准确了。
如何复现一个完美、稳定且均匀的“人造太阳”呢?答案就是标准全光谱模拟器。
LP-SL4040作为合格的模拟器,必须满足三个关键指标,这些指标决定了模拟器的级别(A级、B级或C级)。标准合格的全光谱模拟器应达到B级以上,才能确保测试的可靠性。以下是这三要素的详细解释:
• 光谱匹配度:用于衡量模拟器光谱与真实太阳光谱的匹配程度。若不匹配,会导致光谱失配误差,进而影响MPP的捕捉。具体要求基于不同太阳条件(如AM0或AM1.5G),通过波长范围的百分比分布来评估(见下图标准辐照度分布图片)。
• 辐照不稳定性:指光照强度的波动程度。不稳定性过高会引入测试噪声,使Vmp和Imp不准确。指标要求将其控制在低水平(例如A级≤±1%,B级≤±2%)。
• 辐照不均匀度:指光照在有效辐照面上的空间分布均匀性。光照不均匀会导致组件局部出现“热点”或阴影,从而扭曲MPP测量结果。指标要求(例如A级≤±2%,B级≤±5%)确保整个测试面的光照一致。
下面是国标给出的全光谱模拟器光谱匹配度的定级标准,以及光谱匹配度的辐照分布范围标准